网站首页 句容概览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走进党史 翻阅方志 宣传教育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廉政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句容概览 > 特产美食 > 信息内容
三岔猪头肉
来源:史志办  发布日期:2020-02-19  [ ]  浏览次数:13144  [ 打印 ] 

地处赤山湖边的三岔小镇,不仅以赤山湖的美景吸引着四方游客,还有一道风味独特的美味让人赞不绝口,为人津津乐道,百年前便享誉当地,这就是三岔猪头肉。

三岔猪头肉是选用赤山湖一带农民散养猪的猪头,精心制作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卤肉制品。

将猪头洗净,用刮刀和镊子清除猪头上的毛,包括眼睛上的眼睫毛。反复清理干净后,剔除多余的肥膘,切下猪舌、猪耳朵。与猪头肉一样,猪舌、猪耳朵也是餐桌上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将整个猪头劈开,一切为二,这能让卤味与肉质充分融合。剔除骨头,将肉切成大块,放入清水泡去血水,再放入锅中。

用来卤猪头的甑子锅,直径约 1 米,深约 0.7 米。让所有的猪头完全浸在百年老卤的卤汁中,用旺火煮约半小时,去掉浮沫。然后再放入八角、桂皮、香叶、丁香等土法秘制的香料袋,加入精盐、生姜、酱油,先用旺火烧沸,再转用小火焖炖,煮,翻转,焖,两三小时至汤浓肉烂。

风味独特的猪头肉,须几方面配合,配料只是一部分,老卤算一部分,最主要的部分是在火功上。火太小煮不透,吃不动,而火功大狠了呢,又嫌烂了。

传统的三岔猪头肉烧的是干柴,现代生活煤炭或天然气取代了干柴,但坚守传统做法的仍然用干柴,他们坚信火候带给人的是温度,是呵护。

三岔猪头肉色泽酱红,口味咸鲜,烂得有胶,粘得有汁,香得有味,有肥、糯、香、脆四大特点。口感醇厚,风味极佳。

一是肥。俗话说 :“要吃肉,肥中瘦”。有肥有瘦的肉,猪身上的部位就两个地方,一个是在五花上,一个是在猪头上。三岔猪头肉的肥是肥中夹瘦、肥而不腻。

二是糯。肉煮得酥而不烂、嫩糯爽口。

三是香。将猪头肉切片装盆,再浇上小磨麻油、洒些香菜等,香气扑鼻。那四溢的香气,总引得食欲倍增。

四是脆。猪头肉的脆是因为猪头肉中含有脆骨,且脆骨又包在肉中,因此,猪头肉的脆是糯而藏脆,别有风味。

明清时期,三岔街就是句容最大的水路商埠,句容东南乡所产的大米、木材等多在这里被转运至南京,而南京来的商品也往往在这里被运至句容诸镇。那时候木船可自南京直达三岔、天王,三岔渡口每日泊船一二十艘。20 世纪 40年代尚有船商 9 户,开设途经江宁湖熟直达南京的班次,为句容境内通向省城的一大水埠。来来往往的行人,驻足三岔,常常会在此就餐用饭,这让三岔的饮食越来越讲究,

这道猪头肉也越做越好。而一些人吃了猪头肉后,还会带一点回去,与家人朋友分享,因此三岔猪头肉声名远播,越传越远。水路商埠的繁华,使这一道美味串联着句容这座城市与外界的味觉交流。

随着赤山湖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往日散养的猪成为记忆,现在用来卤猪头的食材,大多来源于市区的农贸市场。现在三岔街上做猪头肉较有名气的是孔庆生的卤菜店庆功楼。孔庆生的卤菜店庆功楼,是 2002 年从哥哥孔庆功手上接管的,门脸不大,却开了足有 40 个年头。每天清晨,庆功楼的孔庆生都要跑一趟市区的农贸市场,挑上二三十个猪头,满足卤菜店一天的生意。由于坚持传统做法,虽然食材稍有变化,但口味没有变,原来的风味一直保持着,仍然让人欲罢不能。

三岔人对家乡的猪头肉更是情有独钟,离开家乡的年轻人,回来总会吃吃带带,对于多数三岔人来说,三 岔猪头肉不仅仅是一份美食,更是一份熟悉的家乡味道,闻见,便知家已不远。

三岔猪头肉作为句容特产,多年参加市举办的美食节,打出了品牌。

如今,三岔猪头肉不仅在句容的餐桌上随处可见,外地一些酒楼也定期来取。冷链物流的发展,更是让丹阳、南京、甚至湖南、湖北的食客们也能在一天之内吃到原汁原味的句容味道。孔庆生的卤菜店现在每天晚上订货的,第二天要送出去的有二三十家。

王 晓

Copyright © 2017-2018 www.jrszw.com.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20005888号
单位名称:句容市史志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句容市人民路70号
邮政编码:212400 电话:0511-8077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