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句容概览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走进党史 翻阅方志 宣传教育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廉政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党史 > 党史人物 > 信息内容
“永是勇士”郭纲琳
来源:史志办  发布日期:2020-02-16  [ ]  浏览次数:17983  [ 打印 ] 


郭纲琳(1910—1937),句容人,化名刘英、张英、郭英,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无锡团中心县委书记、上海闸北区团委书记。著名革命 烈士。在南京雨花台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仅 27 岁。被誉为“永 是勇士”的巾帼英烈。

清宣统二年正月初二(1910年2月11日),郭纲琳出生在句容郭家大院,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她的祖父郭业庸靠经商起家,是句容城里的富商。

郭纲琳的父亲郭定棠,排行老二,18岁就独自经营管理天王寺的“祥和”分号,常住天王镇。

郭纲琳自5岁起就跟随祖父母生活,在一辈叔伯姐妹中,排行第四,故家人都叫她四姑娘、四丫头。小姐妹们叫她四姊。

小时候,郭纲琳不仅热情豪爽、活泼开朗,更懂得事理。她常常给小姐妹们讲故事,讲女娲补天、木兰从军、牛郎织女、嫦娥奔月,讲地方掌故。

有一次,郭纲琳带小姐妹到南门外去玩,在池塘边的一座小石桥上,郭纲琳叫大家低头向下看,只见水里有一个长长的宝塔影子,大家都迷惑不解,为什么城北大宝塔在相距二里之遥的城南也看得见它的影子?于是,郭纲琳讲起了张邋遢,说很早很早以前,大宝塔的影子把句容城遮了一半,人们整日生活在阴暗里,唉声叹气,身体也渐渐虚弱了。有一个叫张邋遢的道士,目睹这种情况,就用神力把宝塔影子从北门搬到了南门外。句容的百姓都感 激这个为他们赢得光明的好人,但他却不等酬谢就独自去远方云游了,连真实姓名也不愿留下。小姐妹们一个个听得入了神,禁不住天真地问道:“这个道士真好,为什么现在不来了?”郭纲琳告诉她们说:“世界上根本没有 神和仙,这个故事只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正直的人,要多为别人做好事。”

街坊中有两个男孩子常常欺侮、甚至打骂邻家的女孩子,但只要听到郭 纲琳一声呼喝,就会吓得掉头就跑。

郭纲琳先后在句容县立女子小学、无锡竟志女子中学、句容县立初级中学就读。在学校,许多同学都得到过她在衣食上的帮助,甚至家境贫寒的同学的学费,也由她来代交。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青年和妇女在新思潮的冲击下逐渐觉醒,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追求新的生活。郭纲琳在这种新形势面前,非常活跃。她大量地阅读《新潮》《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四处打听国共合作举行北伐的消息,追随着时代的步伐。

1926年在句容县立初级中学就读,她听国文教师李少仙讲革命道理,抗议校方无理决定。

1927年北伐军第十七军路过句容,县城热闹非凡。郭纲琳也大胆地走上街头,带领同学们高唱着“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革命成功,齐奋斗”的歌曲。北伐军政治指导员上官芬以国民党名义接管句容“县政”,发动“反土豪”的斗争。斗争中,郭纲琳挺起胸膛,带领群众高呼口号。在北伐军到来的第二天傍晚,郭纲琳兴致勃勃地跑回家,悄悄地召集家中姐妹,动员大家剪辫子:“来,革这条辫子的命,你们敢不敢?”说着,拿起剪刀先把自己的辫子剪掉了。其他姐妹都很惊异,郭纲琳便仔细地说明剪辫子的意义。郭纲琳在姐妹们中威信很高,大家也就听了她的话,五六个姐妹一起剪掉了辫子。正在这时,大厅上喊开饭了,姐妹们都紧张起来,谁都不敢出去,有一个春香丫头竟急得都要哭出来了。郭纲琳不慌不忙地说:“不要紧,你们跟在我后面走。”到了饭厅,祖父发现这些丫头都没有了辫子,很生气,沉下脸“哼”了一声,说:“男不男,女不女,成何体统。”说着,脸又朝着郭纲琳说:“这准是四丫头的主意。”这时姐妹们一动也不敢动,只顾低着头吃饭。郭纲琳调皮地朝爷爷笑了笑,随手又搛了一块红烧肉朝爷爷碟子里一放。爷爷又好气又好笑地看了郭纲琳一眼,再也没有说什么。

郭纲琳在平时常常鼓励姐妹们做新时代的女性,她自己不缠足,还向亲友们宣传缠足的害处,甚至动员本来已经缠足的姐妹放了足。中学里组织演出文明戏,郭纲琳有高高的身材,说话声音响亮,走起路来也毫不忸怩,很有一种近似男孩的气质,因此,学校里演剧时大都由她扮演男角色。有一次 演完戏以后,她干脆连衣服也不换,穿着男装大模大样地回家来了。一路上,有人在背后指指戳戳:“现在风气坏了,男女也不分了!”“没有家教!”祖父见了这身打扮,更是大发雷霆,厉声吼道:“郭家的门风都给你败坏了!”可是,郭纲琳却并不放在心上,还特意穿着这身男装,为姐妹们表演了一段《亲家母》。小姐妹们一面拍手,一面大声喝彩。

二哥郭纲信又丑又笨,却娶了聪明美丽的姑娘戴国琴。当时这位二嫂只有十五岁,结婚以后,她在背地里不知抹过多少次眼泪。郭纲琳特别怜惜她,常抽空教二嫂认字读书,讲些妇女应该争取解放、获得独立人格的道理,启发她做新的女性。她还主演了话剧《炸弹》,宣传婚姻自主,向封建礼教开火。有一次,家里请摄影师到家里照相,郭纲琳特地借了一套男装和一套女装,让二嫂穿女装坐在椅子上,郭纲琳自己头戴礼帽、身穿男装,脚蹬长统皮靴,依偎在二嫂旁,爽朗地笑着,大声问:“你们看!像不像真正的一对?” 大家笑得前俯后仰,连话也说不完整。经过郭纲琳不断的努力,二嫂心情逐步开朗起来,并开始设法结束这场婚姻悲剧。此后不久,二嫂到上海纱厂做工去了。之后,现实使大家庭不得不同意二嫂和二哥正式办理离婚手续。

大革命失败后,句容县立中学校方日趋反动。白话文被禁止了,进步教师李少仙被怀疑是共产党,师生们的进步活动被视为不轨行为。校方以“整饬风化”为名,采取措施阻挠进步师生之间和进步同学之间的一切活动。为抗议校方这种做法,郭纲琳和同学曾公开到李少仙处聚会。1928年5月,校方借故解聘了李少仙。

郭纲琳父亲得知女儿在校“越轨”,十分恼火,常以辍学要挟。于是郭纲琳决心离开家庭,外出求知,寻找出路。1928年暑假,郭纲琳考入南京鼓楼“五卅”公学。在学校,她常读具有革命倾向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创造》杂志。

1929年春,在七叔郭定林帮助下,郭纲琳到了上海,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高中部)。这是一所进步学校,在校内地下党、共青团组织的影响下,郭纲琳积极地探求社会和人生的道路,阅读了《母亲》《毁灭》《士敏士》等大量的苏联作品,被书中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打动,思想觉悟不断提高。1931年秋进入大学部,加入中国左翼文学研究会,积极探求革命真理。

正在这个时候,震惊中外的“九 • 一八”事变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九月二十四日,上海三万五千多码头工人罢工,十万多学生罢课。郭纲琳积极投入了爱国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尽快组织中国公学的抗日救国会,郭纲琳带头冲进校长室,当面质问反动副校长潘公展:为什么不抗日?为什么不让成立抗日救国会?她又毅然猛敲校钟,集合同学召开大会并登台演讲,痛斥反动政府将祖国锦绣河山奉送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号召同学们不要当亡国奴,要坚决抗日,收回失地。

九 • 一八事变后,郭纲琳连续三次参加上海学生到南京进行请愿示威的斗争。与各地大学生一起,大声疾呼,要求政府改变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1年12月,为声援北京大学同学在南京的示威斗争,上海学生第三次来到南京,与广州、天津、北平等地3万多学生汇合一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联合示威。游行队伍经过外交部、中央党部,直奔国民党 政府。一路上,郭纲琳带领同学们高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镇压 抗日爱国运动”等口号,嗓子喊哑了也不停息,并同大家一起砸碎了一贯造谣诬蔑爱国运动的《中央日报》社的玻璃橱窗。1931年10月,郭纲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1年后,白区工作遭到极大破坏。上海街头布满了敌人的“眼线”,郭纲琳也常发现有密探跟踪。同志们为她担心,她却说:“口供早就准备好了!怕什么 !”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她代表中国公学爱国学生参加上海学联工作,夜以继日地发动群众,参加战地服务团,支援前线抗战。同年4月,根据党组 织安排,化名郭英,任上海南区团委员,负责妇女工作。在上海美亚绸厂,办工人夜校,带领女工夜晚到大街上书写标语,到电车上撒传单,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她常常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躲在被子里,用手电筒照着,学习党的文件。她生活极为简朴,夏天只有两件衣服,平日常以几个烧饼来充饥,省下的伙食费,支援其他同志。

1932年冬,郭纲琳与她的老同学、战友李伟(即章全、詹伟烈)结婚,不久一同调至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郭纲琳负责领导工厂支部工作。1933年春,郭纲琳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传送党的秘密文件和指示,从未出过差错。一次,她身带重要文件,走进一条弄堂,遇上特务搜查,她立即意 识到要去的地下党机关正遭破坏,便闪进附近居民家,见门内只有两个小孩,便亲切地向孩子问明父母情况,告诉孩子她是“李姑妈”。当特务搜查到这家时,郭纲琳神态自若,特务以为她是孩子的母亲,转身走了。郭纲琳凭着机智终于化险为夷。

同年6月,郭纲琳化名张英,任无锡团中心县委书记,领导无锡、宜兴、江阴、常熟、苏州等五市县共青团工作。她深入群众中开展工作,甚至连老太太也被发动起来了,将抗日宣传品装进“朝山进香”的黄布袋里,散发在沪宁铁路线上。为纪念十月革命16周年,郭纲琳布置了插红旗活动,一夜间将红旗插到无锡县城楼和工厂区的电线杆上,使无锡国民党当局十分恐慌。为配合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郭纲琳刻写、油印和散发传单,鼓动无锡全城黄包车工人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罢工斗争。

1934年初,郭纲琳调任上海闸北区团委书记。1月12日傍晚,郭纲琳前往海宁路祥麟里1338号亭子间郑子仪家开会,布置绸厂罢工事宜,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

郭纲琳的哥哥郭纲绂当时在上海,那一天傍晚,他一家人正在吃晚饭, 郭纲琳突然上门来了,全家人又惊又喜,当即招呼她坐下一块吃饭。不一会儿,响起了敲门声,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候,郭纲琳才告诉郭纲绂,她目前正在上海的工厂里工作,已改名叫郭英,这次有要事去南京,路上发现有暗探盯梢,想了好多办法也没把“尾巴”甩掉。郭纲琳关照郭纲绂,如果有人盘问,就说她长住在家,现在生病卧床不起。说完,就上床睡下,把蚊帐也放了下来。安排好以后,郭纲绂去打开屋门,有两个人带着几个巡捕一脚踏了进来,自称奉命前来检查户口。这伙人东张西望,打量房间里的每 个角落。当他们看到床上的郭纲琳时,如临大敌,问道:“床上睡着什么人 ?”郭纲绂回答说:“是我妹妹,病了。”捕探们上前掀开帐子,逼问郭纲琳叫什么名字。郭纲琳平静地把自己的化名告诉他们,这帮家伙将信将疑,这时,其中一个人拿出一张照片,看着看着,大叫起来:“就是她,她叫郭纲琳!”话音刚落,蜂拥而上,揪住了郭纲琳。郭纲琳倏地站起身,厉声喝道:“不必动手,我自己会走!”就这样,郭纲琳被带走了。

在上海公共租界的特别法庭开审的那一天,戒备森严,来旁听的人很多, 其中还有中外记者。审判开始了,法官问:“你是不是共产党员?”“不是。”郭纲琳冷静地回答。“为什么不是?”法官又问。“你为什么不是呢?”郭纲 琳机敏地反问。法官说:“我没有共产党的活动而你有。”郭纲琳也严正地问:“我有哪些活动算是共产党的活动?”

当法官指责她犯有“危害民国”、“破坏睦邻”罪行的时候,郭纲琳说:“谁抛弃了东北三千万同胞?谁丧失了东北三省土地?你们说是我,还是你们国民党?谁抢劫了邻国的财产?谁奸淫了邻国的妇女?你们说是我,还是日本帝国主义?”反动法官在郭纲琳的凛然正气面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得拖出一个叛徒来作证。郭纲琳当即怒斥责:“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你有什么资格来作证?”吓得那叛徒不敢抬头,战战兢兢地说:“是他们硬逼我来的。”

在场的外国记者无不惊叹,他们在报道中写道:“郭英,这位年青的女孩子有一种威严不可侵犯的光芒,……结果弄得不是在审讯犯人,好似犯人 在裁判法庭。”一位英国记者说:“今天我看到了中国最了不起的女性!这个女性比圣母玛利亚还伟大。她面对法官和那个可怜的证人,似乎比我们英国 女皇还有权威!”

公开审讯后不久,国民党当局以触犯“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为名,判郭纲琳八年徒刑,于当年5月押往南京老虎桥第一模范监狱。

郭纲琳被捕后,郭家立即设法营救,国民党也乘机对郭纲琳加以诱惑。开始,郭父先托上海大中华饭店经理戴步祥(句容人,英巡捕房头目出身),后又求律师秦待时,虽破费近千元,结果都因郭纲琳拒绝在国民党拟好的悔过书上签字而作罢。

阴森可怖的囚牢生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每天一角伍分的伙食费,经过层层克扣,只好吃烂菜霉米,加上大量的砂子、稗子和秕糠。但郭纲琳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每次吃饭时,她都要把饭里的砂子、稗子、秕糠等杂质检出来,晾在窗台上,准备用这些来做一个枕头芯。她风趣对难友说:“将来如果能活着出狱,我一定把这个枕头送到革命纪念馆,让我们的同志和后代都知道,为了革命的胜利,我们这些人过的是怎样一种非人的生活。每一粒砂子、稗子便是对敌人的一份仇恨。”

郭纲琳在监狱关押期间,嫂嫂翟其英、妹妹郭纲华、同学张录春常去探望。嫂嫂盼她能早日出狱,几次劝她悔过。她说:“我是相信真理的人,我是热爱我们祖国的人……死,我是从来不怕的,人生总是要死一次的,但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当时,郭纲琳的真实身份还没有暴露,但是,她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处处注意帮助同志,她不时地写小条子鼓励难友们,常常把家人送来的食物省下来分送给别人,她对受过重刑和有病的同志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紧要关头,她又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在监狱,郭纲琳参与和组织了三次狱中绝食斗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支持太平洋赤色职工国际书记牛兰夫妇的斗争,绝食坚持了整整7天,敌人被迫做出让步。牛兰夫妇被送医院治疗,斗争取得一定胜利。

后来,郭纲琳被转移到国民党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这是敌人防守最为严密的囚牢。在这里郭纲琳受尽了折磨,但也丝毫未能动摇郭纲琳的斗争信念。她望着铁窗外蓝天中的飞雁鼓舞着自己也鼓舞着难友们。她说:“雁是很高尚的鸟,它们是合群的,它们也是最有组织纪律的,而且它们是最贞洁的。”有位难友感慨地说:“可惜我们成了失群的孤雁。”郭纲琳坚定地说:“不,我们并不孤单,有成千成万的中国人在希望着我们,有全世界被奴役的兄弟姐妹在希望着我们,我们的党和同志们在继续战斗……”郭纲琳还写了《雁之歌》在狱中传看,以坚定战友们的斗志。她还用铜板精心磨成光亮的“心”形,上刻“永是勇士”,设法送交家人,表达她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贞信念;又在牢房壁上写下血书:“坚持立场,为革命而牺牲!拥护真理,为正义而流血!”一次在带出来的旧衣服中,夹着两个枕套和一条手绢,枕套上分别绣上了英文“为真理而斗争”、“起来” 等字样和昂首展翅的大雁图案,在手绢上,刺有三个五角星和英文的“万岁” 字样。

本来,监狱里看书是受限制的,但当郭纲琳发现狱方并不禁止看外文书籍的时候,就请大嫂想方设法找英华字典、各种英文书刊(包括马列原著),如饥似渴地阅读。

“一二 • 九”运动前,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释放一切政治犯”的呼声四起。当时,郭家想趁这个有利的形势,设法请人保释。

大哥郭纲伦得知如有两个国民党中央委员保释即可出狱的消息后,立即请南京文艺联社负责人李宗璜说情保释。李宗璜串联了另一个国民党中央委员同狱方交涉,狱方的条件是要郭纲琳在出狱后放弃政治主张。郭纲伦写信给妹妹,希望她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郭纲琳在回信中说:“你要我做的,我是不能给你圆满的回答”“我不能屈服在一个无罪而加上有罪的名义下来遵从你。”“你们如果要帮助敌人在精神上枪毙我,我便不是你们的妹妹了。”“我不愿造一点点罪恶在我的生命之中。”

郭纲琳的父亲又请国大代表、国民党中央民训部视察专员巫兰溪劝郭纲琳悔过。巫兰溪以老师身分(在句容县立中学教过书)对郭纲琳说:“你父亲托我来看你,现在不少人都登报悔过出来了,你就出来算了。你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自行断送,又有谁能记得你呢?”她断然答道:“你叫我们抗日,可以。要叫我写什么东西,是不行的。”“革命者的青春是美好的,我早已将她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为了追求我的最崇高理想,我可以献出生命、青春和一切,我并不希望人们记起我、说起我,我只希望他们朝着自由幸福的道路上前进,朝着祖国独立的道路上前进 ! 你们是不可能理解我的心情的,人民却会理解我今天斗争的意义。”

1936年9月,郭纲琳和难友们被押到首都反省院(南京燕子矶晓庄附近)。

在反省院,国民党反动派强迫政治犯每天要唱国民党的党歌,上“三民 主义”“马列主义批判”课。郭纲琳带头拒绝敌人的无理要求,并且领着大家高唱《国际歌》。敌人无计可施,只得把郭纲琳关进单人囚禁室。

一天看守所长把郭纲琳叫去说:“这位国民党中央党部游代表找你谈话。”那个游代表说:“只要你决心悔过,即可恢复自由并量才重用。”郭纲琳直截了当地回答道:“我是无过可悔的人。有罪的是你们不是我。至于我个人的生与死我从不考虑。”

“七 • 七事变”以后,中共代表团已经到达南京,敌人利用政治犯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特点,向郭纲琳造谣说:“共产党已经向国民党投降,你一个人还坚持什么?”郭纲琳凭着自己高度的政治嗅觉,一眼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当即予以驳斥:“只有向帝国主义投降的国民党,没有向国民党投降的 共产党。”

软硬兼施均未奏效,郭纲琳被作为重点惩处对象,押回到宪兵司令部看 守所,关进了被称作“等死台”的“甲所十一号”。这是敌人用来关押死刑犯的地方。

郭纲琳知道敌人要对她下毒手了,斗争更为坚决,毫不留情地继续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并对反动法官进行讽刺挖苦。敌人恼羞成怒,对郭纲琳施用了各种最残酷的刑具。在一个多月极端残酷的折磨中郭纲琳全身浮肿。但她仍然宁死不屈,编唱“雨花台、雨花台,红骨都在那里埋!雨花台、雨花台,从此不到人间来。”

1937年7月,敌人将郭纲琳押到南京雨花台刑场。临刑前,敌人问郭纲琳还有什么话说,郭纲琳听后大笑。敌人不解:“快要死了,还高兴什么?”郭纲琳笑答:“你们整整关了我四年,花了你们不少心机,你们什么也没得着,可见你们是失败了……我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我凭了真理,凭了对人民的忠贞,将你们费了不少狗气力想出来的阴谋诡计打得粉碎,可见我是胜利了。胜利者是应当欢喜的,是应当高声大笑的……你们一定会被消灭,中国人民的革命一定要胜利!”

郭纲琳壮烈牺牲于雨花台刑场,牺牲时,年仅 27 岁。

郭纲琳是句容著名的革命烈士,她的事迹陈列在南京雨花台,供后人缅怀。

收集整理 :王晓

Copyright © 2017-2018 www.jrszw.com.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20005888号
单位名称:句容市史志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句容市人民路70号
邮政编码:212400 电话:0511-8077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