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1920—1946),原名增祥,又名岩石,小名阿大,浙江海宁盐官镇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任中共句容县委书记。1945年10月,新四军江南部队北撤,徐明留在茅山地区,任中共茅山工委书记兼新四军茅山留守处政治委员。1946年4月16日,牺牲在句容北塘庄东山。遇害后,头颅被残忍地挂在句容城门楼上。
徐明16岁到上海,进入天主堂街法大马路(今金陵东路)一家运输报关行当学徒,晚上进量才夜校学习。1936年5月,参加抗日团体“救国会”和“华联同乐会”,积极从事 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派往苏南农村。起初在无锡梅南以小学教师身份活动,后调到常熟县董浜区任区委委员。1940年2月,调任消陆区委书记,7月间,任苏州县委书记,是年冬,兼任苏(州)常(熟)太(仓)工委组织部长。1941年5月,调任太湖县委书记,兼任新四军太湖游击队支队政委。
1941年10月,徐明奉命撤离太湖,由东路地区调入茅山地区,先后任中共溧武路西北特委宣传部长、茅山地委组织部长。1943年,任中共句容县委书记。
时值敌伪在县境内驻扎“扫荡”,斗争环境非常险恶。面对日军“三光”政策、铁壁合围的残酷扫荡,徐明毫不畏惧,带领县委机关,依靠群众,始终就地坚持斗争。敢于与敌人周旋,相机袭击,使敌人驻扎“扫荡”的计划 屡屡破产,为茅山地区反“清乡”斗争争得了主动。茅山专署通令嘉奖句容县北二区、四区等区乡干部和地方武装在反“扫荡”斗争中的出色成绩,进一步鼓舞了句容人民坚持斗争的信心。
同年夏,徐明带领句容县委机关人员驻扎南二区丁家边村东棚子里,得知敌人第二天要出动“扫荡”,当时有人提出,这里是两个区的交界处,驻在这里比较安全,不主张转移,而徐明则语重心长地教育大家,敌人像疯狗说咬就张口,对敌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保持高度警惕。徐明当机立断,转移到敌人刚“扫荡”过的三区隐蔽。第二天凌晨,日军兵分三路袭击丁家边,结果扑了个空。
徐明生活上一贯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有些属于他该享受的待遇也不肯 享受,如当时县级干部有价值120个鸡蛋的保健费,他却从不领取,和大家 一道睡草堆、钻山沟、住山洞。冬天他身穿一件长皮袍,和大家一样既当衣又当被,衬衣七八个月不洗不换,翻来覆去地穿,虱子满身爬。有一次,大家晒太阳时比赛捉虱子,徐明得了冠军,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徐明还给大家背诵一首红军唱过的歌谣:“虱子虫,虱子虫,不怕你钻老子的空,一个一个消灭你,杀敌当英雄。”他随时随地向大家宣扬革命乐观主义。
1943年11月,徐明调任根据地溧阳县委书记。一天溧阳县委在竹箦桥的祠堂里召开全县区、乡干部扩大会议,有200多人参加。当时他才23岁,大高个儿,很结实,穿一件半旧的军装,虽是经常风吹日晒,却仍像个白面书生。初见之下,与会的人不免担心,这样一 个青年后生能领导全县抗日反顽的复杂斗争吗?会上,徐明以通俗生动的报告打动了大家,并向边区斗争复杂的六个乡 了解了情况,给六个乡干部发了奖品:每人一把羊毛牙刷,一包蝴蝶牌牙粉,一条粗毛巾,这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算是难得的物质奖励。
1944年4月,溧阳王母观乡游击小组,在金坛到溧阳公路边上的杨庄大地主庄老二家坟堆的一口棺材里,搜到了4支弯机柄步枪,游击小组高兴极了,都说:“这一下子可以用西洋造打东洋鬼子了!”第二天到县里向徐明汇报经过,徐明给予表扬之后问:“4 支枪呢?我看看。” 王母观乡乡长周光田说:“没有带来,留给游击小组用了,那些‘劈拍子’也该换季了。”“不,要上交主力部队,一支也不能少 !”徐明果断地说。“那我们……”周光田有些舍不得。“我们只是一个小局部,”徐明耐心地说,“想想看,我们的主力部队有了好的武器发挥的作用会比我们更大。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但我们千万不能 光看自己眼前的一方豆腐干,还要看到祖国的千山万水,要关心大局。不然,我们就成了独霸山头的乌合之众,还有资格称作共产党吗?如果人人如此,处处如此,拿什么去赶走日本法西斯,解放全中国呀?”周光田心情豁然开朗,回去说服游击组员,把4支步枪如数上交。从那以后,一切缴获都归公,没有一次“打埋伏”。徐明还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创办纺织合作社,一年之间,发展到布机120台、纺车500部,所产布匹除当地需要外,还支援天目山部队。
1945年3月4日下午4点多钟,一架日机因漏油被迫降落溧阳县境,徐明迅速组织人员,伏击来援之敌,争取时间将飞机拆毁。消息传开,大大鼓 舞了军民抗日斗志。徐明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八年如一日,从太湖到茅山,出生入死,历尽艰辛,成功地领导了策反、锄奸、反清乡、反伪化、大破梅花桩、火烧竹篱笆等多项斗争,令日军闻风丧胆,堪称是“人民赤子,青年先锋”。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新四军驻江南部队北撤。苏浙区党委决定徐明任中共茅山工委书记兼新四军茅山留守处政委,仍在茅山地区坚持斗争。徐明临危受命,领导当时溧阳、溧南、茅东、句容、江宁、溧高、横山、金坛等八个县的武工队,与顽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在全体留守人员共同努力下,各县武工队和地下情报组织很快建立起来,各项留守活动也普遍开 展起来,使人民看到了希望。
茅山地近南京,留守处的存在和壮大,使国民党顽固派寝食不安,视为心腹大患,特调整编七十四师进驻,不断搜山“围剿”,并悬赏黄金40两缉拿徐明。徐明带领武工队坚持原地斗争,多次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重兵包围,保存了有生力量。还不时机动出击,牵制敌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16日,徐明由苏北返回苏南,在句容二区北塘庄(今属白兔镇中心行政村)村东的东山上棚子里,向工委武装人员传达中共华中分局对茅山留守工作的指示,被人告密,17日,遭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一七一团重兵包围。一七一团派了两卡车兵力与当地保安队计200余人一起包围了东山。突围中徐明率众英勇反击,不幸身负重伤,因流 血过多而牺牲,年仅26岁。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句容城东门的城楼上。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在徐明烈士牺牲处的徐村(今属 白兔镇龙山湖行政村)附近山上建墓,立碑志念。徐明烈士墓今修建于白兔镇烈士陵园。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中陈列有其事迹和遗物。
1982年11月6日,徐明的战友、抗战时期曾任句容县委书记的翁迪民(即陈耀华),在《悼徐明》诗中写道:弱冠一书生,革命主义真。投笔抗敌寇,振臂爱苍生。泪洒江南岸,头悬句容城。 壮烈垂千古,黄花献英魂。
收集整理:肖古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