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句容概览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走进党史 翻阅方志 宣传教育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廉政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专题研讨 > 信息内容
太平天国战争及其对句容的影响
来源: 朱延生  发布日期:2020-02-16  [ ]  浏览次数:17532  [ 打印 ]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以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这两起农民革命运动,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虽以失败告终,但也沉重打击了封建政权和帝国列强。本文主要叙述太平天国战争及其对句容的影响。

一、发生在句容的太平天国战事

清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初十,太平军攻克江宁(南京),就在江宁建立农民政权——太平天国,并定都南京,号天京。是年二月二十二日,太平军占领镇江。太平军占领江宁后,钦差大臣向荣率1.5万人扎营于孝陵卫,建立清军江南大营,围困天京;清钦差大臣琦善率领1.7万人在扬州城外建立清军江北大营,围困扬州与瓜州。

“北五镇”拉锯战

太平军攻克江宁和镇江后,在句容境内的东阳、龙潭、仓头、下蜀(下戌)、桥头五镇(简称北五镇),建立兵营,与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作战,确保天京与镇江通道畅通,使天京与镇江的太平军能互相支援。

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二十六日,太平军占据龙潭,并在上元、乌龙山东石埠桥、老鹳河、龙潭圩、下蜀街等地隘口,建立营垒。清军闻太平军欲掠龙潭仓谷,即派军以牛车运谷至江南大营。

咸丰四年(1854年)九月,清军围攻镇江太平军,驻“江北大营”清军副将李德麟、参将张攀龙组艇师(水军)将句容境内太平军沿江设置的铁锁冲断,将仓头等处桥梁毁坏,以防天京太平军援助镇江。时镇江太平军守将吴如孝被围困甚窘,便在金山举火求援。太平军因通道梗阻,救之不得,是日在栖霞山举火应之。是月,天京一支太平军由观音门冲出,由栖霞方向向镇江开去。清总兵德安闻讯后连夜追击。太平军与清军在桥头交战。太平军退至高资渡河,又遇清军艇师(水军)夹击,退至马步桥登山。清军余万清部从高资追杀,太平军退至新开河;清总兵德安又率军从马步桥追赶。九月二十五日,又一支太平军自太平门出,企图由陆路支援镇江,被清军发觉,清军联合地方团练夹击,双方交战激烈,太平军伤亡较多。

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初三,天京太平军为支援镇江太平军,由天京太平门出,在龙潭、下蜀、西堰岗、龙王庙连营10余里,安营扎寨,迎战清军。清大臣向荣令总兵德安、提督余万清①率兵于下蜀迎战,在东门桥建筑堡垒,与太平军的连营对峙。是年五月一日,镇江太平军出动舰船数百艘,沿江开至句容的江面上,清大臣向荣令虎松林用炮火轰击,击沉太平军舰船7艘,获小艇百余艘。六月一日,太平军得知江南清军调往皖地,攻打芜湖,遂乘其防守空虚,出兵占领桥头,焚毁清军营垒。是年九月十一日,天京太平军首领聚议,欲由东阳、龙潭支援镇江,消息被向荣侦知,制定反扑计划,向荣先令清军黄岗都司长带1000人至东阳老鼠山下扎营防堵,继令副将秦如虎驻山下。太平军不知消息走漏,仍按原部署攻老鼠山清军,几个昼夜未果。向荣又令张玉良扎营龙潭马鞍山,调德安带黑龙江兵马驻观修庵,张玉良又分兵驻金姑庵,布阵成犄角之势。十四日,清军渡河围攻太平军,双方各自伤亡。是年十一月十六日,一支太平军由句容东阳镇前往栖霞镇,被清将张国梁、总兵德安部及团练武装阻击,太平军首领周少魁等40余官兵阵亡。十九日,这次部队又在天京东郊观音门被清将秦如虎击败,阵亡2000余人。

咸丰六年(1856年)一月,驻瓜州的太平军出击江南清军,天京的太平军也出城相助,两军激战于土桥等地,太平军战败;后来数万太平军聚集于句容仓头镇,东王杨秀清亲自坐阵仓头指挥太平军作战,清军提督余万清、总兵虎松林分别率军与太平军作战,但都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尔后,清总兵张国梁率兵摧其中坚,使太平军首尾不能相顾,余、虎两军又乘势强攻,太平军始弃仓头而去。是年二月,天京太平军到桥头、下蜀扎营,清将张国梁等联合追击,焚毁太平军占据的村落5处。下蜀太平军居山筑垒。率军进攻,副将秦如虎扼守东西堰,夜袭顾家坝,焚毁太平军堡垒,并分兵功下蜀,破堡垒3座,又破东西堰堡垒3座。焚毁下蜀各要隘关卡,毁平太平军新筑堡垒10余座。太平军另一支部来援,被清军击退,清军连破太平桥太平军大小堡垒。太平军退至三思庄,清巡抚吉尔杭阿由东西堰赶来,全力进攻,焚毁太平军舰船数十艘。

咸丰七年(1857年)闰五月,太平军退出句容城后,为保天京至镇江交通畅通,经常与清军发生战斗。是年七月,太平军由天京出击东阳下蜀等地,大败清军虎坤元部。是年八月二十六日,天京太平军将领汪永隆,率部抵下蜀东门桥,在里外圩、杨家庄筑垒。时驻亭子村的清将虎坤元部,联合句容乡团武装解文约部,奋力攻打太平军,焚毁汪永隆部所筑营垒。九月二十二日,太平军至太平桥,虎坤元部出击,战至二十四日,清将张国梁又带兵合击,焚毁太平军营垒数十座。十月二十三日,张国梁、虎坤元部夺取下蜀太平军营垒7座,太平军安王洪仁来援被打死;二十四日,驻镇江、瓜州太平军出击桥头、下蜀等地清军,张国梁会同句容团练武装巫良雍、谢文约部,分路迎击,夜,太平军退。十一月十一日,太平军第4次支援镇江,大批人马进入下蜀竹里,清将虎坤元部阻击,次日,双方战于山岗,太平军猛扑,团练头目中炮身亡。时镇江已被清军攻破,太平军守将吴如孝突围退天京,张国梁督张玉良追击,合战于竹里庙,毁太平军营垒数十座,太平军退至东阳、石埠桥后入天京。

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江北太平军分批过江,名将陈玉成率部出击下蜀竹里,筑营垒3处,由1名女太平军首领把守。清军余万清部从镇江赶至,双方交战于窑岗,连战数日,太平军坚守,不克,余万清设伏诱敌,太平军中计退出。是年十一月,江北太平军再次出击竹里庙、下蜀、御河口等处,清军会同团练高世珍、谢曙初等部把守诸隘口,太平军再次退出。

咸丰九年(1859年),县境北部及江北太平军常出击“北五镇”,袭击桥头、下蜀、竹里、御河口及“官道”,在沿江一带筑营垒,战团练。清将张国梁令总兵冯子材②督兵扫荡“北五镇”太平军营垒,追击沿江一带太平军。

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十六日,太平军自镇江以西攻占了桥头,增设关卡、营垒,攻击泥山、汤岗等处以护卫天京,威慑被清军控制的镇江。清军将领巴栋阿饬由丹徒炭渚村进攻句容太平军,总兵冯子材也率精兵策应,十七日,两军鏖战,自早上打到中午,太平军伤亡较重,桥头、炭渚诸太平军营垒被清军毁平,清军追击70余里。

咸丰十一年(1861年)五月,驻县城太平军昭天义、方某率数万人进攻镇江清军,未果,转攻桥头清军。清将冯子材领兵追击,两方战于河湾。九月,冯子材令营弁田宗扬、哨弁史光才进攻桥头、下蜀太平军,双方交战于汤岗。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江北太平军进占桥头、下蜀等地。

争夺县城

句容与南京山水相连,县城距石头城不足百里,与清军在孝陵卫的“江南大营”也只有70余里。太平军控制句容城后,可南北夹击“江南大营”。清军控制句容城,可为“江南大营”提供后方支持,包括人力、物资支持。因此,清军与太平军围绕句容县城,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与大将秦日纲率兵3万,自江西经皖南援京破围。五月十六日,夺取溧水,挥师直逼淳化,天京和镇江的太平军同时参与会战,清军淳化镇大营火光四起,悍将张国梁掩护大臣向荣惊恐突围;九月十九日,带着一批残兵退往句容城内葛仙庵,知县赵廷铭立即召集士绅赶到葛仙庵压惊,乞求钦差大臣留县保境。向荣惊悸未定,半晌说道:“句容已四面受敌,不若丹阳咽喉可扼。”下令随营撤防,向丹阳奔去。知县赵廷铭看苗头不对,也逃隐仁信乡秀峰庵。清句容城守把总蔡锦元带兵向县城东南逃去,被太平军追杀于锁山(高庙前)。五月二十五日,太平军石达开部一位丞相官率师进驻句容城。

不到三个月,清军张国梁、李鸿勋部,联合进攻县城,被太平军击退,李鸿勋被打死在百培山上。是年十一月,清军张国梁部攻城数十次,均未奏效。

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二十六日,提督张国梁调集兵勇,4路合攻句容城。张国梁还亲自带兵到句容城郊,焚烧城外的堡垒。同年三月,句容、江宁、溧水3县的太平军连营70余里,目的是包围句容、溧水外围的清军,打破清军对句容城的包围和封锁。清将和春派副将虎坤元联合张国梁部,与连营的太平军激战,使太平军连营失败。随即,清军在句容城外建起句容大营,与城内太平军抗衡。是年四月,清军多次联合攻城。是年闰五月二十一日,提督张国梁率兵攻城,城外太平军开始败退。是月二十四日,张国梁率人越过战壕竖立云梯,张国梁率先登城,太平军守将周胜富敌不过张国梁,弃城撤退,清军占领句容城。

咸丰十年(1860年)初,忠王李秀成出击赤山湖,后攻克溧水。句容守城团丁兵勇有四五百人,保卫局派人探听消息,辰时所说太平军已退出溧水,紧张气氛缓和,末时所说太平军已进入句容,众皆惊恐,急登城瞭望,城外山上都是太平军,似群蜂蚂蚁,知县赵廷铭及守城官兵慌忙更衣逃走,东、西、南3门关闭,独启北门。是年闰三月初三,太平军初望城上旗帜林立,未敢轻进;继见百姓乱跑,帜乱旗靡,鼓角无声,乃整队入城。是年九月,清将冯子材、陶茂森在县东十八亩山、唐家后山等处筑营,与太平军在戴家边村西交战数十次。是年十一月,清军营官刘岐山在徐家村筑营扎寨,与县城太平军守将方海宗部交战。

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桥头、下蜀一带民团千余人,夜攻县城,被太平军击退。

同治元年至二年(1862~1863年),清军多次攻城失败。

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曾国藩写信给清“霆军”将领鲍超③说:“句容最为扼要”,要他从东坝起兵,进攻句容。三月五日,“霆军”冒雨疾驰,先破句容三岔、赤山的太平军之卡,初六又攻破句容的塔冈,驻镇江清军又派兵驻五里岗、周家边等地,欲结营包围句容城。太平军句容守将方海宗,闻清军将至,即邀太平军金坛翰王项大英,、丹徒列王方成宗,三支部队共守句容城。清军包围句容时,太平军金坛翰王项大已突出四五万人。清军鲍超分三路兵马迎战,参将黄海清绕过山岭,直抄太平军后路,总兵娄云庆“以步兵佐之”。太平军见退路将断,忙欲退入句容县城。清军直逼城下,鲍超令各营彻夜环攻。漏至四下,城东一角火光大起,鲍超知收买的太平军内应徐邦本发动的内乱已作,急引军东向,方海宗弃城冲出,退守宝埝、金坛。徐邦本等7人将所擒翰王项大英、列王方成宗交鲍超。三月十二日,清军鲍超部占领句容县城。

打击团练武装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建都后,清军就在南京东郊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是年五月,江宁府通知句容知县赵廷铭,要求“谋城守,治乡团”,在各乡建立乡团武装。知县赵廷铭通知乡董练丁,在县城四贤祠设局,组织乡团武装。东在茅庄、白兔、光里庙,南在王庄、天王寺、郭庄庙、三岔,西在土桥,北在“北五镇”之南的山口要道,普遍设卡放哨,盘问行人,对付太平军。太平军一些零行人员下乡,常遭团练武装杀害。有些手段之残暴,令人发指。因此太平军便开展打击乡团武装斗争。

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十八日,一支太平军攻打龙潭,练董杨振声召集民团抵御,在蟠龙山下被太平军打死。是年三月,江宁廩生张继庚向清军献计,企图搞内应,颠覆太平军。清大臣向荣对此计欣然同意,遂令句容把总俞秉镛、千总俞秉仁随张继庚潜入江宁城内进行内应活动,被太平军侦查发觉,将其擒获,俞秉镛、俞秉仁被杀。

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八日,镇江太平军由西门出,沿江进入桥头,练目柯二与侄长松、长林组织练丁抵抗,柯二和他的两个侄儿被太平军打死,练丁被打散。是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夜,太平军出动500余人围攻东阳清军老鼠山大营,乡团武装练董夏树勋、薛如松等带乡团武装赶至支援清军,双方交战激烈。

咸丰六年(1856年)8月,太平军在香河(二圣水库旧址)与乡董团练相持半月,未能战胜。十月,驻城将官联络溧水、溧阳太平军四面环攻句容南乡。句容守将丞相官屠某率数千人出城南征。太平军先突破阙巷、三岔、青城埠诸卡,然后跨入赤山湖西绕道攻击崇福(曙光)、芦杆桥。乡团与太平军抗衡四个月,终于全线崩溃,乡团武装数百人被打死。清营总兵李鸿勋带兵援句,也被太平军打死。隐藏在句北深山的句容知县赵廷铭,曾密约乡团头目徐崇凤,准备出山支援南乡,后徐崇凤被太平军将官吴如孝侦捕,知县赵廷铭吓的又躲进深山,伺机反扑。

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茅山团练头目史光才联络乡团2000余人,进攻驻唐陵的太平军,东太阳村一名妇女将此消息提前报告太平军,使茅山乡团大败而回。是年四五月间太平军将领陈坤书带大军自常州出发,进攻扬州,因出师不利,便原道退回,屯兵句容南乡数百村,一次陈军到达下山地(葛村),乡团36人组织抵抗,被陈军全部捕获。是年七月,太平军在桥头镇一次打死打伤乡团成员数千人。

同治元年(1862年),江苏布政司曾国荃率湘军东下,想再度扩建南营,这时句容地区的乡团,又蠢蠢欲动。太平军密切依靠群众与乡团搏斗。北乡团练头目高世珍,自清军江南大营第二次溃散后,就隐居空青、武岐山中,曾国荃的部队入句容后,派人与高联系,高世珍应募出山。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高世珍联结北乡八社16村的团丁,计划在曾部队支援下潜入句容城内搞内外夹攻。计谋确定后,高世珍单骑行至石墨,被预先侦知的太平军擒获。

二、太平天国战争对句容的影响

从1853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战争,清军与太平军争夺句容之战长达11年,县境四乡百里范围皆战场。这场战争,句容人民为农民革命战争作出贡献,作出巨大牺牲。从发展角度看,太平天国战争是句容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句容人口大减。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句容人口达30多万人。自清咸丰三年(1853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都在句容补充兵源,11年战争,使句容人口大减。清光绪《续纂句容县志》载:“咸丰丙辰庚申两遭兵火乱后,遗黎不及十之二,四十年来休养生息,然较嘉道间人丁不过十之三,光绪二十六年清查烟户,其计叁万捌仟玖佰叁拾陆,男丁柒万九仟伍拾叁,妇女叁万玖仟柒佰柒拾壹,合计拾壹万捌仟柒佰柒拾肆口。”

城乡建设毁坏严重。连续11年的拉锯战争,城乡百里皆战场,对句容城乡建设、如房屋、桥梁、寺院、道观、庙宇、行署等破坏严重。光绪《续纂句容县志》载,仓头镇的万善桥是金陵(南京)通向京口(镇江)之通道,重建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毁于咸丰年间(1851~1861年)的战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又重建;句容城内崇明寺、院宇甚多,“咸丰中尽毁”,“同治初经寺僧净明募建;现大雄殿廊房客堂已渐次整齐矣”。民国25年(1936年)《江苏六十一县志》载句容:“城内多荒野,房屋仅占四分之一”。茅山道观一些古建筑也遭损毁。

经济破坏严重。太平天国战争后,人口下降八成,多数田地荒芜,清政府不得不免征三年税赋,以便百姓休养生息。之后,所征田赋、人丁税,也采取下降征收税额度,原来要收6万元多两白银,实际也只收5万两左右。光绪《续篡句容县志》载,咸(丰)同(治)年后,一些杂税,如牙税,原来能收150两,现在只能收60多两;田房税,前志说每年能收八九十两,“至光绪二十年,每年徴银数十两、壹百数十两不等”;牛马税,原来每年收20多两,现在只能收几两银。

注释:

①余万清,浙江金华县(今浙江省金华市)人,清朝军事将领、武进士出身。

道光二年,登进士。后捐守备。道光三年再捐游击。道光八年,任贵州思南营游击。道光十六年,任安义镇游击。道光十九年,授贵州黎平营参将。道光二十一年,任三江口协副将。道光二十三年,任广州协副将。道光二十七年,任潮州镇总兵、高州镇总兵。道光三十年,任四川川北镇总兵、湖南提督。咸丰六年,任云南鹤丽镇总兵。

②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祖籍博白,生于钦州沙尾村,客家人。清朝名将。咸丰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同治间累擢广西提督,中法战起,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卒谥勇毅。

③鲍超(1828-1886)清末湘军将领。字春霆。四川奉节人。行伍出身。初从广西提督向荣,后隶湘军水师,累擢至参将,咸丰六年后,改领陆军,所部称“霆军”,为湘军主干之一,与太平军转战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官至提督,封子爵,后与淮军镇压捻军,卒谥忠壮。

Copyright © 2017-2018 www.jrszw.com.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20005888号
单位名称:句容市史志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句容市人民路70号
邮政编码:212400 电话:0511-8077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