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句容概览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走进党史 翻阅方志 宣传教育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廉政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专题研讨 > 信息内容
浅析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思考
来源:史志办  发布日期:2020-02-16  [ ]  浏览次数:17156  [ 打印 ] 

听句容县党史办首任主任王振琳介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找新四军老战士征集茅山抗日斗争史料时,新四军老战士介绍这样一件事:1938年6月13日,陈毅率新四军第一支队到达茅山时,这些从江西、湖南大山里走出来的红军老战士,看到茅山(主峰)也不高,树也不多,林也不密,对毛主席选定茅山建立抗日根据地不甚理解。1995年11月,“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肖穆、编剧史征等一行为筹拍反映新四军抗战的专题片,到句容收集抗日斗争史料时,曾与时任句容市史志办(党史办)主任朱延生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毛泽东为什么选择茅山建立抗日根据地?在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80周年之际,我办重温了毛泽东1938年5月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结合我办20世纪90年代编纂出版的《句容革命斗争史》《茅山志》等史志成果,浅析了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思考。

牵制日军的战略支点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是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在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国军队相继失守苏州、无锡、江阴、常州、宜兴等重要城市,日军于12月13日攻占民国政府的首都——南京,并实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30万中国人倒在日军的屠刀下。日军占领南京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由上海迁至南京。并计划由南京沿江而上,进攻中国中部重镇——武汉。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正式宣告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兼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及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下辖2个团,总兵力1万余人,由南方八省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组成。2至4月,新四军第一、二、三支队向皖南军部驻地岩寺集中。5至6月,由于日军攻占徐州后正调集重兵进犯武汉,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指定新四军挺进宁、镇(江)、芜(湖)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以牵制日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1938年4月24日,毛泽东致电新四军领导人项英,具体指示派遣一个支队到苏南敌后侦察。是年5月4日,毛泽东关于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给项英的指示中明确“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并对茅山根据地建立后如何发展作了部署。同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点了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或准备建立的山地根据地有“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

茅山,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是江苏省的主要山脉之一,北起丹徒县华山,经句容、金坛、溧水、溧阳等县(市),南至高淳县游山,延绵90多公里,主峰在句容市(县)境内。茅山区域面积约900平方千米,茅山(镇)距镇江、常州、南京各70多千米,东至上海、南至杭州各约300千米。茅山是江苏南部主要丘陵地区,与皖南山区相连,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新四军立即从一、二、三支队各抽一个加强连组成先遣支队,粟裕任司令员兼政委,于1938年4月28日从皖南潜口出发,到茅山地区进行战略侦察①,是年6月15日晚,先遣支队在京沪铁路的句容下蜀段,破坏了铁路、桥梁,使敌人一列火车出轨,中断交通数小时之久,震惊了上海和南京的日寇。接着,先遣支队又在镇江与句容交界的韦岗设伏,当从镇江开出的日军车队进入伏击圈后,新四军先遣支队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共击毙日军15人,伤敌数十人,焚毁日军车4辆,缴获长短枪10余支、日钞7000元,日军的1名少佐和一名大尉被新四军击毙。是年6月中旬,陈毅率新四军第一支队到达茅山地区。是年7月,由张鼎丞任司令员的新四军第二支队由皖南泾县向江苏、安徽两省交界的江宁、当涂、溧水、高淳等地开进。此后不久,即同新四军第一支队共同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首战韦岗战斗后,接着第一、第二支队在日军心腹地区进行了竹子岗、新塘、新丰火车站、高资、句容城、麒麟门、禄口等大小百余次战斗,迫使日、伪军增兵防守,并“扫荡”新四军驻地。尤其是8月13日的新四军首次攻打日军占领的县城——句容城,使日军大惊。句容城距南京城只有40多公里,而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就设在南京城,新四军敢在日军眼皮底下攻打句容城,直接威胁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以及沪宁铁路等交通大动脉的安全,在新四军攻打句容城之后,日军于是年9月9日集结兵力2000余人,对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驻地宝堰附近的前隍合围。这是日军对茅山地区新四军的首次“扫荡”。在陈毅司令员亲自指挥下,新四军第一支队胜利突围,于9月13日由句容二、三区南移至溧阳县境内的前马附近的宋巷里。首次反扫荡战斗后,日军在茅山地区增设了陈武庄、白兔、南镇街、东湾、宝堰、上党、蒒埠、延陵等据点。同时,日军放弃已占领之宣城、郎溪、广德、溧阳等县城,集结兵力于溧(水)武(进)公路一线,继续对公路南北两侧的溧水、溧阳、句容等地进行“扫荡”。由此可见,日军对新四军开展的游击战争已经不再等闲视之,而是不惜放弃已占领的城市,并抽调准备调往武汉前线的兵力来对付新四军②。新四军自9月至12月共粉碎日军“扫荡”二三十次,并主动进攻敌据点10余次。5月至12月,新四军不断收复、解放部分集镇和农村,牵制日军兵力2万以上,为武汉保卫战作出突出贡献。

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抗日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据江苏党史资料记载,抗战期间,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和牵制10余万日、伪军。新四军及地方武装与日、伪军作战5000多次,毙、伤日、伪军4万余人,根据地人民有5万多人参加新四军,新四军7000余人为国捐躯,其中县团以上干部近百人③。

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之所以能成为苏南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是新四军及其地方党组织,坚决贯彻了毛泽东及其我党关于抗日游击根据地建设的指示,使茅山抗日根据地迅速建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

第一,要有一个抗日的武装部队,并使用这个部队去战胜敌人,发动民众。这是建立根据地的最基本条件。新四军在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时,初时主要是第一支队2个团和第二支队2个团。新四军一到茅山地区,一方面通过伏击战和小规模的运动战,歼灭日、伪军的有生力量,扩大新四军的影响力,提升根据地抗日士气;另一方面派出战地服务团,帮助根据地组建或恢复中共组织,再通过地方党组织发展抗日武装。以句容为例,句容县中共组织始建于1927年11月,但在1932年3月后由于李立山左倾思想影响发动兵变失败而自行解散,直到抗战爆发未恢复中共组织。1938年6月,新四军达到茅山后,帮助句容恢复了中共组织,并在大支里组建了句容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新四军第三团调回军部后,以巫恒通的抗日自卫团为主体改编为新四军新三团。1939年5月,新四军第六团奉命组建东进纵队东进抗日后,在句容东乡抗日根据地组建新四军新六团,句容的许维新独立营编为新六团第二营,之后,句容东乡新组建的特务大队和四县抗敌总会特务连入编新六团或补充到新六团。句容籍干部战士成新六团的主力兵源。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在句容组建的部队,团级就有3个,即新三团、新六团、句容警卫团,整建制进入新四军就有1800多人。

第二,就是使用武装部队并配合民众去战胜敌人。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凡是被敌人控制的地方,那是敌人的根据地,不是游击战争的根据地;要把敌人的根据地变为游击战争的根据地,非战胜敌人无从实现。以句容为例,句容是茅山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块之一,在新四军未到达茅山时,日军在句容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接连在句容制造了“倪塘村惨案”、“本湖惨案”“罗家庄惨案”、“茅山道观惨案”“马场惨案”,少则几十人遇难,多则几百人遭杀害。新四军来到茅山地区抗日,迅速助燃了茅山地区人民群众协助新四军杀鬼子的抗日烽火。句容虽是离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最近的一块抗日根据地,日、伪军据点最多,但在句容军民游击战争汪洋大海中,敌人屡战屡败,损兵折将。新四军首攻日军占领的句容县城,毙敌47人;首次采用围点打援战术,抠掉(南)京杭州国道上的东湾日军据点,毙伤日军111人;利用地形和人民群众支援的优势,打出许多以少胜多的伏击战,如:1938年6月28日竹子岗伏击战,毙、伤日军20多人,击毁日军车6辆,首俘日军官1人;1938年7月10日,新塘伏击战,毙、伤日军40人,击毁日军车2辆;1939年10月4日仓头伏击战,用地雷炸毁一列军用火车,毙、伤日军130人;特别是1940年5月14日赤山伏击战,击毙日军吉田队长以下100多人,生俘2人,缴获92步兵炮1门、机枪2挺、步枪60多支。新四军在句容打了许多漂亮的奇袭战:如1943年5月8日,新四军突袭包巷据点,毙日军40多人;是年10月28日,新四军智取茅山顶宫据点,打死日军16人;1944年4月18日,新四军利用抬花轿智取伪军二圣桥据点,击毙3人,俘伪军40余人;1945年2月22日,句容民兵智取日军茅庵据点,毙日军9人,击伤1人,生俘1人,缴获机枪、掷弹筒等一批战利品。新四军在遭日、伪军包围情况下,在人民群众支持下,英勇杀敌,胜利突围:如1939年3月7日,句容白兔荣庄突围战,新四军第2团400多人遭日军2000多人的包围,经过新四军浴血奋战,终冲出敌包围,毙伤日军近百人,新四军也牺牲58人,负伤82人。1940年6月6日,3000多日、伪军合围在句容二区东西宋庄的新四军新六团,在人民群众支持下,胜利突围,3天后,失散人员全部归队。

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最为艰苦的一个时期,是1941年皖南事变前后,日、伪、顽联合向抗日力量进攻。此时的茅山根据地由于主力部队北上去开辟新的根据地,留在茅山根据地的新三团由于连续作战,减员多,部队得不到休整,地方党政组织遭敌破坏严重,抗日群众组织几乎全遭破坏,只有句容一、二区还基本控制在手。在新三团转移到丹金武地区休整,茅山地区只保留了由17名干部组成的短枪队坚持原地斗争。黄金山反顽三战三捷后,廖海涛率新四军第十六旅第一营由太滆地区回师茅山,连续攻克郭庄庙、蒲干、西旸、包巷、南镇街等日军据点,争取瓦解了高庙、延陵伪军,使之投诚,并逼走了丁庄、墓东、北镇街等地的伪军。至此,终于粉碎了日、伪军的驻扎“扫荡”,茅山抗日根据地也基本得到恢复。

第三,就是用一切力量,包括武装部队力量在内,去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新四军一到茅山地区,就发挥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的功能,去发动民众进行抗日斗争。新四军专门组织了战地服务团,搞抗日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地方建立党、团组织,以及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等群众组织。陈毅司令员初到茅山,即亲自出面做上层人士的工作,金坛茅麓公司经理纪振纲,是一个拥有万余亩土地,颇有资望的民族资本家,通过陈毅做工作,纪振纲担任四县抗敌总会会长,给新四军募捐5000套棉衣,还赠武器弹药;樊玉琳,本为教师,后加入国民党任过区长,在句容有较高声望,陈毅动员樊玉琳参加抗日斗争,樊玉琳为陈毅的诚恳所动,遂慨然应允。此后,樊玉琳在筹备和主持镇句丹金四县抗敌总会的工作中,从发动各界人士支持新四军抗日,到代行政府职能建立政权,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1939年加入共产党后,坚定了革命信念,虽经皖南事变,仍毫不动摇。在句容县,陈毅还多次亲自做过开明士绅的统战工作。1939年8月初,在朱古隍召开200余人参加的各界人士会议,后又到阴桥头开明士绅王诚龙、王诚凤家专门召开士绅会议。会上,陈毅宣讲抗战形势,动员乡绅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支援抗战。会后,王诚龙兄弟带头向新四军送钱送粮,一次送粮就有二三百担,并将家里自卫用的长短枪30余支和1挺手提式花机关枪赠送给新四军。后来王诚龙经常给新四军送情报、藏物资、接济钱粮,代购布匹,直至受敌人胁迫而离家流浪,最后遭日伪杀害,成为一名抗日烈士。在茅山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共产党、新四军抗日,千方百计地支持、拥护、保护新四军。句容北二区乡中队长朱云峰母亲朱高氏,经常为在家开会的新四军站岗放哨、送情报,1943年6月2日,朱高氏遭日伪军逮捕,敌人用砍手指头、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等酷刑,妄图逼她供出新四军的活动情况,朱高氏致死未吐露半点真情,最后被敌人杀害,同年7月,朱高氏被句容县抗日民主政府授予“伟大的母亲”光荣称号。

扩大抗日根据地的前进基地

毛泽东在1938年的“五四”指示中明确:“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在一定条件下,平原也是能发展游击战争的。条件与内战时候很大不同。当然,无论何时,应有谨慎的态度,具体的作战行动,应在具体情况许可之下,这是不能忽视的”。以陈毅、粟裕等为代表的新四军驻茅山地区部队,坚决、适时地贯彻了毛泽东的“五四”指示,以茅山抗日根据地为前进基地,东进、北上、南下,把根据地扩大东至上海周边、南至浙江天目山、西至皖南的广大地区。北渡长江,建立了苏中抗日根据地。

一、新四军东进抗日

新四军自1938年5月进入茅山地区,经过半年多时间,陆续复建、发展了地方中共组织,成立了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四县抗敌总会和江(宁)溧(水)句(容)三县联合抗敌协会,发展抗日群众组织。茅山地区先后成立60多个农民抗日救国会,5万多农民参加自卫队、冬防队、游击小组、民兵等抗日组织,到1938年底,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发展到丹北、江句、横山、句北、小丹阳等10多块抗日游击基地,拥有40多万人口。1939年初,新四军又主动出击,先后取得官陡门、东湾、延陵、云台山、汤山、龙都、陈巷、贺甲等战斗胜利,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1939年2月,周恩来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代表中共中央进一步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申了毛主席、党中央关于向敌后发展的方针,并与军部领导人共同商定了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会后,陈毅即于1939年4月部署正在句容的第六团向东路发展。为此第六团在由句容二区移驻溧阳竹簧桥整训时,句容人民为支援新四军东进抗日,遂将句二区由冬防队发展起的地方武装100余人补充第六团,编为第一营第三连,句容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发动群众募捐,号召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一次就筹集300多元钱和几百双军鞋送给东进抗日的第六团。

1939年5月1日,叶飞率新四军第六团从茅山地区出发,在武进戴溪桥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会合,第六团即使用“江抗”番号,对外称“江抗二路”。同时,在茅山根据地另外成立新六团。这次组建新六团,句容人民又一次提供了兵源和物资。5月8日,新四军“江抗”部队达到无锡,在澄锡虞、苏常太、昆青嘉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

二、新四军北上抗日

1940年6月29日,陈毅经扬中先行渡江北上;是年7月8日,粟裕率新四军主力渡江北上,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

三、新四军南下抗日

1943年1月12日,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由茅山根据地进入浙皖地区;2月5日,苏中抗大九分校千余人经茅山南下溧水佳山办学。1944年12月27日,粟裕率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及300余名地方干部渡江经茅山南下苏浙皖地区。1945年1月4日,陶勇率新四军三旅两个团渡江经茅山地区南下浙东长兴;是年4月7日,叶飞率新四军第一旅第一团及地方干部100余人南下苏浙皖地区。

到1945年上半年,由茅山根据地东进、北上抗日,或由苏中渡江经茅山根据地南下抗日,敌后抗日根据地扩大到苏中、淞沪、浙东、浙皖边区,共有42个县,5万多平方公里,2000多万人口。

(执笔:朱延生)

①《句容革命史料选》何风山文章“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

②《句容革命斗争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55页

③《茅山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09页。

Copyright © 2017-2018 www.jrszw.com.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20005888号
单位名称:句容市史志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句容市人民路70号
邮政编码:212400 电话:0511-8077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