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曾经有条古运河,开挖于三国时期,名“破岗渎”。古运河连接秦 淮河和太湖水系,是通往建邺(今南京)城的运输干线,因此又称秦太运河, 秦淮河与太湖之间的运河。
《弘治句容县志》载 :“破岗渎,在崇德乡,去县东南二十里。按《建 康实录》,吴大帝赤乌八年(245 年)使校尉陈勳作屯田,发兵三万凿句容 中道至云阳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岗渎。上下一十四埭。(上七埭)入延陵界, 下七埭入江宁界。于是东都船舰不复行京江矣。晋宋齐因之,梁以太子名纲 改为破墩渎,遂废之而开上容渎。陈霸先又湮上容渎而更修破岗渎,至隋废 陈并废之。” 历史上的破岗渎遗址,在句容城东南二十二里,茅山镇城壒村西南 300 米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三国时,东吴据有江东,以最为富有的“三吴”地 区为主要根据地。三吴分别是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即今天苏锡常至浙 江的一带。 汉建安十三年(208 年),原定都吴郡(治所吴县今苏州姑苏区)的东吴 因吴郡离长江前线太远,由吴郡迁徙建都于京口 ( 今镇江 ),太湖地区漕运 由江南运河北上达京口。 汉建安十六年(211 年),又迁徙治所到秣陵,筑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 为建邺。定都建邺后,从苏杭一带调运物资进京,要先运到京口,然后进入 长江,逆行而上,到达建邺。 这条水路,不仅增加了一二百里路程,而且长江风高浪急,行船艰难。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时魏、蜀、吴三国割地称雄,刀来剑往,江上行船,常 遭曹魏水军袭击。 为保证都城物资供应,解决运输问题,缩短运输里程,避开长江逆行风 险,同时也是为防范曹操水军袭击,开通一条水上生命线,三国吴赤乌八年 八月,吴主孙权派遣校尉陈勋率屯田兵三万,开赴句容,在茅山以北的丘岗地带,开凿出一条从句容通往丹阳的人工航道。由于沿途岗峦相连,系凿山 劈岗而成,故名“破岗渎”。 这条航道,东连丹阳云阳古运河,西接秦淮河。自淤乡(今属后白镇 二圣行政村)向东,经小其(今小溪)、何庄、毕墟、鼍龙庙、城壒、吕坊寺、 南塘庄、丹徒境内的宝堰镇,入丹徒水系通济河,接云阳江南古运河入太湖, 以达吴会(汉朝时期吴郡、会稽两地的合称),长 36 华里。自淤乡向西,经 淤乡河,下赤山湖,通秦淮河,直达京城建邺。 破岗渎是岗上行舟,梯级运河,山岗开断后,因落差大,河身陡峭,需 要蓄水通航,便在沿途筑埭(即土坝)十四道,以节制水流,提高通航水深, 以保证通航。其中东经城壒、吕坊寺、南唐庄入丹徒境之宝堰镇,为上七埭, 接通济河、简渎河,经延陵镇直达丹阳城南入南运河 ;西经鼍龙庙、毕墟、 何庄庙、小其、淤乡等村为下七埭,顺二圣桥水入赤山湖,经湖西柏冈埭接 秦淮河,又经方山埭北抵南京入于长江。上七埭入延陵界,下七埭入江宁界。 埭是用土石或草木材料做成,为过船,在它的上下游面用条石砌成较缓 的平滑坡面,旁设简单机械,用人力或畜力拖拉。根据其过堰情况,又分为 人工磨堰、人力辘轳绞拉堰、畜力辘轳绞拉堰三种。 在航道水位差小,堰埭高度不大时,利用人力改变推移船的支点,逐步 扭磨移动,实现过堰。 在水位差较大、堰埭较高、船只较重的情况下,在堰埭两端设支架和辘轳, 过船时用人力绞拉绳索带动船只上下滑动,以稀泥浆作堰面润滑剂,实现过 堰。 在建筑物更高,船只更重的情况下,人力绞拉困难时,就采用畜力作为 绞拉的动力。多数情况下使用牛,所以两晋南北朝时称其为“牛埭”。 为使船只顺利通过,通常在过堰埭时把船中货物卸空,过堰埭后重新装 载。堰埭的缺点是 :耗费劳力过大 ; 船只磨损严重 ; 拖延时间过长。元代以 后的堰埭,大半在两侧各备船只,只倒装货物,船不再翻过。 三国吴开破岗渎,始有堰埭记载。破岗渎由此成为有记载的世界上最早 的用建筑物控制的运河。 破岗渎运用人力、畜力通过绞盘拖船过埭行舟十分有趣,南朝宋少帝刘义符因此痴迷于破岗渎,他征用工匠,在皇宫开沟聚土,筑成皇宫破岗渎, 玩船只过埭的游戏。 破岗渎开通后,沟通了秦淮河、太湖水系、钱塘江水系,成为江南内河 的主要入江通道之一,是当时联系京都建邺与太湖流域的重要航道。从东吴 一直到以后的整个六朝时期,使用时间长,漕运量大,加强了政治中心建邺 和经济中心吴会间的交通联系,成为六朝 400 多年间的漕运依赖,对都城建 邺的城市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古运河破岗渎的出现,使得南京 城内的秦淮河作为航运目的地,不可避免地成为“六朝金粉”之地。 同时,句容古运河储蓄水源,调节水利,开发赤山湖,也促进了句容中 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当年舟船过往频繁,沿途官邸、行宫、仓储、驿 站、达官贵人的花园别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帝王巡游、王公谒陵、外交往来、 商旅贸易,日渐兴起。秦淮上游的句容因此一跃成为“京畿首县”。 当年破岗渎附近的“桃花馆”( 今何庄 ),两岸桃柳争妍,渎内商船、 画舫装饰华丽,与茅山相对,一山一水,风光万千。许多人对岗上行舟,翻 山越岭,分外赞赏,悠悠自乐,别有风光。难怪刘义符一次航行便痴迷破岗渎, 把破岗渎航行景色,修人皇家园林。何庄也因此出了位皇后——何姬。何姬 是孙权的儿媳妇,东吴后主孙皓的母亲,被封昭献皇后、皇太后。 三国名将鲁肃和他所率的大批将士南渡后定居在镇江、丹徒、丹阳、句 容等地,或从征、或戍守、或屯垦。鲁肃还在破岗渎沿线的两大水泊为东吴 操练水军,这两大水泊一是丹阳的练湖、一个就是句容的赤山湖。可见,破 岗渎在三国吴时的军事价值。 舟船沿破岗渎西下抵达秦淮金陵,六朝古都 ;东进可漫游天堂苏杭。南 朝宋诗人谢灵运,在赴任永嘉太守时,也选中乘船由破岗渎欣赏茅山山水风 光。 由于破岗渎地势高,所蓄水量有限,船行其间不得并行,过埭时又必须 借助畜力或人力牵引盘坝,故而航程十分艰辛,况且一埭受阻,便全线不通。 南朝梁时,因避太子萧纲之讳,改为破墩渎。不久又因破岗渎渠身浅窄, 冬春枯水季节不利舟行,便废弃了这条运道,在破岗渎北另开了一条“上容 渎”。
到陈高祖时,由于上容渎较之破岗渎,立埭更多,颇多不便,又废上容渎, 重新启用破岗渎。 开皇九年(589 年)隋灭陈,统一中国后,建都长安,南京不再作为都城, 由京口入江的水道交通也得以恢复,破岗渎的漕运作用随之丧失,逐渐退出 历史舞台,但直到唐代前期其水尚未断流。 唐大历年间,颜真卿在著名的书法作品《送刘太冲序》的诗中写道:“江 月弦魄,秦淮顶潮,君行句溪,正及春水……”这说明直到唐代中后期,破 岗渎尚可季节通航。因此可以推断,破岗渎完全淤塞可能在唐代晚期。句容 古运河运行了好几个世纪,先后通航时间达 340 多年之久。天旷日久,它被 渐渐地淤成了平地。吴国三万将士的血汗,凝了一段令人忘怀的历史。 千百年来,史地专家、学者和历代史志编撰人士以及水利科研部门,对 句容古运河都十分重视,不少史书上均有记载。 清时,高宗乾隆皇帝数次南巡,从镇江到江宁,江上行船风险大,每次 都走陆路。便议改通水道,凿句容故运河破岗渎,当时手下风水名家章攀桂 查看地势,说茅山一带山高坡陡,运河开挖后,非设闸不可,储水工程大十 分费事。提请在宝华、下蜀长江边,凿刀枪河故道,以达丹徒,省工省事, 比较容易。乾隆允准,遂开刀枪河,河开通后称新河,新河在解放后整治水 利时,被加宽延长,流经句容宝华、下蜀两镇,至南京的龙潭、栖霞,全长 约 30 公里,因为河道宽阔,交通方便,河里行船,岸上走人,所以又称“便 民河”。 《清史稿》列传 289 载:“高宗数南巡,自镇江至江宁,江行险,每由陆。 诏改通水道,议凿句容故破岗渎,攀桂相其地势,谓茅山石巨势高,纵成渎, 非设闸不可成,储水多劳费。请从上元东北摄山下,凿金乌珠刀枪河故道, 以达丹徒,工省修易。遂监其役,渎成,谓之新河,百年来赖其利便,攀桂 亦因获优擢。” 1952 年,省水利厅会同南京市建设局及南京大学地理系派员来句,在破 岗渎故道考察,当时也想开通此条航道,后考虑到人力、财力而停议。 21 世纪初,省内有关专家又重提“修复破岗渎”的建议。据镇江市交通 局 2008 年 12 月《镇江市内河航道网规划》介绍称 :规划开挖人工运河,到2030 年,打通秦太运河,使秦淮河水系与太湖水系得以沟通。规划秦太运河 镇江段全长约 60 公里,分别在陈家边和史村修建两座船闸,沟通南京秦淮河、 句容河、胜利河、向阳河、香草河、苏南运河,规划等级为五级。 破岗渎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 年句容市政府公布。春城集镇城 壒村南 300 米处,今镇自来水水塔处立有 2009 年句容市人民政府、文物管 理委员会所立的“破岗渎遗址”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2016 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 • 中国》节目组来茅山拍摄纪录片, 特来破岗渎遗址进行了实地采访。(收集整理 :王 晓 华世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