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基石,是党坚持革命、赢得群众、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毅、粟裕等领导的新四军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军民,自觉做党的纪律的模范学习者、遵守者、执行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保证对党绝对忠诚
1934年初,上海闸北区团委书记郭纲琳不幸被捕。在狱中,郭纲琳始终不忘自己是个共产党员,牢记党的政治纪律,与敌人展开坚决斗争,组织绝食、拒绝感化、高唱《国际歌》……被视为“最危险的人物”。关押期间,她对敌人提出的“放弃政治主张”的释放条件嗤之以鼻,多次拒绝在“悔过书”上签字,表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她还在铜牌上刻下“永是勇士”四个字,表达自己不屈的斗争决心。就这样,郭纲琳为了理想放弃了求生的机会。1937年秋,她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7岁。
1941年9月6日,苏南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句容县县长巫恒通在敌人的“扫荡”中不幸被俘。他坚守政治纪律和民族气节,从被俘之日起,即抱定必死的决心,拒医绝食。敌人软硬兼施,先后用师生情、旧友情、父子情等企图软化他的意志,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于生命最后时刻仍不忘淳淳嘱咐幼子“继承父辈遗志,长大后献身革命”。14日,巫恒通在绝食八天之后壮烈殉国,实现了自己为党的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流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1940年8月,溧水横山地区的反动刀会发动暴乱,围攻中共江(宁)溧(水)句(容)县委及地方武装。江溧句县委向驻句容郭庄庙的新三团求援,新三团政治处主任彭冲鉴于情况紧急,未及等待上级批准,便带了一个连赶赴横山,将被包围的县委机关及武装救出。事后,廖海涛认为彭冲擅自行动,违反党的纪律,给了他一个记过处分。彭冲在1998年写下的回忆文章《悲歌血泪震茅山》中回顾这件事时记述道:“廖海涛同志平时不苟言笑,但和我私交很好,很多他不愿和别人谈的个人的事情都愿意和我讲。但他从来公私分明,组织纪律观念极强。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廖海涛同志这种对纪律原则的严格要求,使我受益匪浅,我此后更加敬重这位如兄长般严格要求我的领导。”
严守党的廉洁纪律,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在抗日战争期间,江南财政经济处为避免遭受敌人的袭击,保护党和革命的财产免遭损失,几乎每天都要行军转移,就把大量的黄金、现钞分给党、政、军各部门的领导同志共同携带、保管,因此地委书记、专员在行军时腰里围着金条,肩上背着几斤至几十斤的现钞。他们一边行军打仗一边肩负保管重任,但他们从未挪用过一分钱。有些同志风趣地说:领导同志帮助背钞票,身缠万贯,不动分毫,是可靠的“保险箱”。
军需处是负责部队后勤供给的部门,新四军第二支队军需处处长罗化成经手的粮、钱、物不计其数。但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着旧衣、戴旧帽、穿草鞋,省下微薄的津贴费给战士们买药品,一包牙粉用了半年,一把牙刷从福建出发时用起,毛几乎都脱光了还舍不得换。一次,上海、南京的红十字会赠送给新四军一批物资,包括大米、布匹、药品和日常用品等。警卫员看到罗化成的床单已经很破旧了,于是向保管人员开口,替他要了一条新床单。他知道后严肃地说:“这怎么行呢?赶快送回去!我这条床单破了还可以补一补用,前方战士流血、流汗很辛苦,他们更需要。”在他的坚持下,警卫员只得把新床单退了回去。
涂凤初在红军时期就从事部队的后勤工作。抗战来到茅山后,他经常对身边的同志说:“抗日时期的供给工作与过去比不同了,我们要发扬红军时期的优良传统,把党交给我们的工作管好!”他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处处以身作则。一次,部队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缴获了许多物资。营里的供管员搞到一双皮鞋想送给他,被他拒绝了,并严肃地说:“缴获东西要归公,归私就违反了纪律。”这位供管员受到教育后,将皮鞋上交归公了。还有一次,一位烟瘾很大的战友找到他,想请他签字批准,借点公款买烟抽。涂凤初内心十分不忍,这位战友是战斗部队的干部,在抗日前线出生入死,提出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真的不算过分,但执行财务制度是铁的纪律,于是他掏出自己口袋里仅有的几元钱交给这位干部,诚恳地说道:“公家的钱不能借,这是我平时节余的津贴,你拿去用就是了。”
严守党的工作纪律,确保党的纯洁性
1940年冬,日伪配合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对茅山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斗争形势空前险恶。坚持茅山抗日斗争的新四军第二支队转移到太(湖)滆(湖)地区活动。第二支队转移时,在老人山、许家洼一带埋藏了一批军用物资,委托句容县第四区区长许维新保管,许维新精心保护这批物资的安全。一次,汉奸刘有谟带着日军到李塔村搜查,许维新的嫂子林氏泄露了一处埋藏地点,致使该处物资受到损失。事后,许维新大义灭亲,下令将嫂子逮捕,按照抗日民主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予以惩处。
1944年4月,抗日游击小组在金坛至溧阳公路边上的杨庄,抓到鬼子翻译滕兆钦,供出大地主庄老二窝藏武器的地点。在坟堆的一口棺材里,搜到四支比利时造弯机柄步枪。游击小组高兴极了,都说:“这一下子可以用西洋造打东洋鬼子了!”第二天押着汉奸翻译到县里向徐明汇报情况,徐明表扬了游击小组后,便问:“四支枪呢?我看看。” “要上交给主力部队,一支也不能少!”徐明坚决而果断地说。“我们只是一个小局部。”“想想看,我们的主力部队有了好武器,发挥的作用就比我们更大。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但我们千万不能光看自己眼前的一块方豆腐干,还要时刻看到祖国的千山万水,要关心大局。不然,我们就成了独霸山头的乌合之众,还有资格称作共产党吗?如果人人如此,处处如此,拿什么去赶走日本法西斯,解放全中国呀?”
严守党的群众纪律,密切军民血肉联系
新三团改编不久,从杨甸村行军至阴桥头,巫恒通见到部队抄近路踏坏群众庄稼,立即命令停止行军,就地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强调爱国必须爱民。巫恒通一向爱兵如子,有次行军,战士陈小龙头晕腹痛,他便让陈小龙骑上自己战马,为此巫恒通深受战士爱戴。另一次,团部驻何庄,巫恒通见一大娘贫病交加,又无儿无女,于是将自己军毯送给大娘御寒,此事在群众中传为佳话。巫恒通带领新三团用实际行动证明新四军是一支爱民、为民、救民的队伍,江南人民则满怀深情地歌颂道:“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一次,新四军驻茅山时,第六师参谋长兼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得知一位老乡的孩子病危,立即派军医前去抢救,经过几个昼夜的精心治疗,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不久部队需要转移,行前军医留下药品巩固疗效。半个多月后,罗忠毅记挂着孩子的病情,又命军医专程前去复诊。孩子的父母感激涕零,几次抱着家里养的老母鸡找到部队,想送给“罗司令”补补身子表达心意,但都被婉言谢绝了。
1944年12月,粟裕率新四军一师主力途经句容,在敌人多年摧残下的句北人民,首次见到我军军容整肃、军纪严明的主力部队,而且遵守群众纪律,买卖公平,有借必还,对百姓秋毫无犯,大家惊喜万状,奔走相告,纷纷自带干粮挑担送行,甚至全家劳力齐上阵,实在争不到任务的几百民工,几经劝说仍不肯走开,他们坚持扛着扁担同子弟兵并肩伴行。当部队经过离句容城仅有5公里的戴村、唐家边时,群众悬灯结彩,锣鼓喧天夹道欢迎南下大军。群众的热情使战士们饱受感染,粟裕感慨地说:“江南老区的人民,对新四军的感情何等深厚啊!”
几点启示
句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实践和成果,展示了一大批共产党人是党纪的模范学习者、遵守者、执行者,革命理想信念大于天,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也给我们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做党纪的模范学习者。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核心内容是什么。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深入学习党的各项纪律规定,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确保党纪党规入脑入心。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解读和培训活动,提升党员干部对党纪的认识和执行力度。1938年5月,粟裕前往樊古隍村向曾是国民党党员的樊玉琳询问敌情、社情,新四军艰苦朴素的作风、严明的纪律,与日军烧杀淫掠及国民党溃军趁火打劫形成鲜明对照,使樊玉琳不胜感慨。后来陈毅于6月抵达茅山,邀请樊玉琳至乾元观相见,樊玉琳途经墓东村新四军二团三营驻地,二团副团长刘培善对他热情接待。而营部驻地房东,是樊玉琳的一位学生,便杀鸡待客。为此刘培善则要司务长将鸡按价付款给房东,严格维护群众纪律。樊玉琳再次感到新四军果然秋毫无犯,堪称“王者之师”。在陈毅启发下,樊玉琳决意为国纾难,追随新四军抗日,1939年7月,樊玉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特别党员。通过全面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坚持有什么问题查清什么问题、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不得隐瞒、简化、变通。
(二)做党纪的模范遵守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把遵规守纪铭刻在心,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明底线、知敬畏、存戒惧,确保任何时候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1938年10月21日,郑传三、凌余琏、朱年坤等六人参加大支里党支部成立大会,当晚由支部书记郑传三领头宣誓:牺牲个人,服从领导,积极工作,努力学习,遵守纪律,缴纳党费,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接着新四军一支队民运科科长王丰庆总结:“这是入党宣誓,通俗地讲,就是赌咒。今后,我们永远不能忘掉这个咒。”1947年4月,朱年坤在上海隐蔽期间被捕后变节,加入了侦抚队。朱年坤的变节就是没有念好入党宣誓时的赌咒,忘掉了这个咒。
1938年,在樊绪经、樊玉琳等教育界人士抗日救国的影响下,句容行香乡蒋庄村人蒋元煦毅然投身革命。1942年秋,新四军部队宿营在三区古隍乡第三行政村(今行香岗子村)筹集军粮物资,因汉奸告密,被驻宝埝日伪军包围。正在吴家村工作的蒋元煦发现情况紧急,为了驻岗子村部队的安全和征集到的现金不落入敌人之手,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一人向岗子村方向转移。敌人发现后,紧追不舍。他急中生智,开枪还击,以枪声转告驻地部队,部队迅速隐蔽转移,保护了人、财、物的安全。过程中蒋元煦不幸中弹,昏倒被捕,被关押在宝埝镇敌伪驻所,敌人软硬兼施,用优待生活、医治枪伤、允许家属探望为诱饵,并利用各种关系规劝,妄图诱骗蒋元煦交出筹借的军饷和物资。敌人阴谋未逞,又用多种毒刑残酷迫害,蒋元煦宁死不屈,并趁敌人允许亲属探视之机,让胞弟火速与组织取得联系,组织上派人到岗子村取回三袋银元军饷和存放在朱家村的公款和物资。守纪律讲规矩也是一种信仰,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守住纪律底线,从每天守起,从小事讲起。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发扬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凝聚起完成党伟大事业的磅礴力量,而忘记初心使命、越过纪律红线必然会受到正义的惩罚。
(三)做党纪的模范执行者。强化政治意识,始终坚守责任担当,成为党规党纪的坚定维护者、带头执行者和忠实捍卫者。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在最高位置,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挺身而出。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锤炼过硬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肃的作风。必须保持严字当头的韧劲不松,把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螺丝拧紧再拧紧,坚决做到违纪必执、违法必查。抗日战争爆发后,句容白兔胜潭的巫孔玺,从事新四军地方工作,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过句容县代理县长、镇江县县长、镇句办事处主任等职。后贪生怕死,革命意志动摇,暗中与镇江“特别行动队”总队长包建华勾结,叛变投敌,充当日伪汉奸,任日伪镇江“清乡公署特别行动总队”队副队长,指挥“清乡”“扫荡”,危害人民。1946年底,巫孔玺因汉奸罪被捕,后通过贿赂获释。解放后,被华清池浴室的句容籍工人发现后,在杭州被逮捕归案,押回句容审理。1952年1月10日,以反革命、叛徒、汉奸罪判处死刑,执行枪决。只有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立足自身政治属性,时刻牢记“国之大者”,不断厚植斗争精神,增强能力本领,刀刃向内、自剜腐肉,永葆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才能真正成为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坚定执行者和忠实捍卫者。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首要经验。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必须运用好这一法宝,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永葆青春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